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陳震遠事件-論文審查流程圖解: 「共同作者」vs.「同儕審查」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看了很多新聞報導,好像還沒有記者能將此事說明白,因此想試著用簡單的話跟讀者說清楚,如果有錯也請再指正。

藍色的各個區塊,是一般學者投稿到期刊後的審稿流程。一篇文章可能會有多人同時掛名,因為現代的研究往往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這就是所謂的「共同作者」。

投稿到期刊後,主編會先大概看一下,如果有很明顯的問題,例如數學的文章投到化學領域期刊,或是程度真的太差,主編會直接拒絕刊登。主編可以知道文章是誰寫的。

通過主編第一關後,才是所謂的「同儕審查」。所謂同儕,一定不可能文章的共同作者自己來審自己的文章,而是主編委請其他沒有參與文章寫作的學者來審。這些評審的來源可能是該領域有專精的學者(每個期刊一定有自己的領域),或者是先前投稿稿件品質受到肯定的作者。然後主編會綜合審稿者的意見,給投稿者稿件是否錄用、是否需要修改的回饋。

所以,圖上的黃色問題點1,是「共同作者」這個問題。許多學者會一起合作,讓彼此的名字出現在更多的文章上,但本身對文章卻未必有貢獻,而是純粹互相幫忙。這樣的作法可能不太妥,但在學界還算常見,尤其如果有一群學者可以一起打群架,那這個效果更會倍增。另外交互引用,也就是在文章的參考文獻清單中由同一群人互相引來引去,對學術生涯也有很大的好處,因為台灣現在採認這樣的量化指標。

圖上的黃色問題點2,才是「同儕審查」這個問題。從報紙的資訊細看(其實他們也講不清楚),這個狀況比較像是陳在每次投稿的時候,一堆共同作者的聯繫信箱,他可能都自己去註冊其他的gmai的信箱。所以一旦稿件被採用,日後這些共同作者都有可能獲得主編的邀請審其他的稿件,包括作者自己後來投稿的稿件(若其他共同作者沒有也參與這篇的寫作的話),這樣一來作者就會自己審到自己的稿件。這個作法剛好跟掛很多共同作者產生很好的效果:掛的共同作者越多,未來受到主編邀約審稿的機會就越多,而不管邀誰,其實最後都邀到陳。

另一個從新聞模糊不清的內文推測出的可能狀況,就是陳是不是有冒用其他不相干學者的名義,去跟刊物主編登記願意做審稿者?一般刊物主編也都歡迎自告奮勇且有學術聲譽的自願審稿者,審稿者很缺,且一般學界應該都是以互相信任為主,因此只要審稿者的英文夠好,矇混過關的機會應該也滿高的。

「共同作者」跟「同儕審查」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請了大頭當共同作者,並不表示文章會比較容易被刊登,因為審稿是匿名審查的,頂多是減少被主編直接丟到垃圾桶的機率,共同作者浮濫確實是國內學界的問題,但這樣做作法其實目前的制度實際上是鼓勵的,因此大頭即使事前不是很知情,事後通常也不會太有意見。

但冒名去增加審自己文章的機會,就嚴重得多了,這個部分才是本次事件的關鍵。但很遺憾,目前並沒有新聞媒體能對這方面有較為深入的探討。

以上一點小分享。

作者簡介

Sigins, 1995年開始成為個人工作者至今。現為逸思資網顧問創辦人。
經歷三次新創事業計畫,一次人口被販賣。
台大農機學士班、元智資社碩士班、政大科管博士班畢業。研究興趣為新創事業經營模式研究,養家糊口則靠與一群親戚朋友、客戶一同在資訊技術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