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雖不曾看見長江美,夢裡常神遊長江水」的課綱召集人


資料來源:民視新聞網站

「雖不曾看見長江美,夢裡常神遊長江水」的課綱召集人

中華民國憲法並未明定固有疆域以及首都; 而大法官會議針對此事項也已經表示是政治問題不BJ4,這也給我們一個可以暫時繼續使用這部憲法的理由(或祇是自我安慰之詞)。

但確實,我們這輩人從小也是受這套教育長大,但我想10歲以後就沒有人當真。

憲法照說是國家根本大法,如果有與現實不符之處,實在荒謬。我們一直沒有去更動這部份憲法的理由,很大的一部分是希望能跟鄰居和睦相處,因為我們的政府一直告訴我們說,如果膽敢修改這個不合時宜的憲法,或重新制定他,鄰居很可能拿著狼牙棒來揍我們。如果沒有這樣的鄰居,我想這部憲法應該很早就修改到與現實相符。

這樣的無奈大家都能理解,也為了混口飯吃,就任由它放著,只取合於時宜之處使用。至於中華民國的疆域為何,是不是要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問題,既然連最有學問、(應該)最有正義感的大法官都不肯碰,那我們又算哪跟蔥呢?就混吧混吧,過一天算一天,反正大家知道有部分不是真的就好。

但如果今天總統府、教育部、甚至連國民黨中常會都要強制全國中小學校的知識傳授都要基於這種超現實的想像,那我就不得不仔細想想修憲制憲這個問題,也不得不想想由這樣的思維所主導的國家政策,真的還能引領臺澎金馬前往正確的方向嗎?

我也是個逃避主義者,不想太早處理這個問題,但我更不希望全國小朋友都變成「雖不曾看見長江美,夢裡常神遊長江水」的患者。

課綱必須與憲法相符這個命題還是重新想想吧,但「雖不曾看見長江美,夢裡常神遊長江水」的召集人所主導出來違反程序正義的課綱,是不能用了 ------- 除非你希望你家的小朋友會常常夢到他沒看過的東西,並且把他當成一生摯愛。

參考連結 我國首都在南京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31/659893/



中華民國憲法並未明定固有疆域以及首都; 而大法官會議針對此事項也已經表示是政治問題不BJ4,這也給我們一個可以暫時繼續使用這部憲法的理由(或祇是自我安慰之詞)。但確實,我們這輩人從小也是受這套教育長大,但我想10歲以後就沒有人當真。...
Posted by 主流媒體 on Friday, July 31, 2015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地下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 演講摘要 之一

圖片取自「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粉絲頁


地下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 演講摘要  之一
講者:張正衡博士

這是「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研究群,第三單元的第十一場演講。

本來想要寫個鉅細靡遺的摘要,但是越是想要鉅細靡遺的寫,你就會越難寫或者根本就不想寫。於是只好學人家從一個點開始,去回憶起整個網絡。

本來有恃無恐有錄音,所以沒做筆記,結果發現錄音沒錄到,所以數字年份的細節如果有錯,大家就等中文的論文出來在認真看吧。這個是我聽完正衡演講的心得,有些東西是我自己理解加上去的,但是我想順順的寫,就不區分我說的跟他演講說的了。

長萬部這個地方,是日本JR北海道函館線跟室蘭線的分歧點,可以說是一個屬於旅客的小鎮,有著一點酪農業跟漁業,傳統上沒有發達的農業基礎。這個北海道小 鎮,跟許多日本偏鄉有差不多的問題,人口流失、社區崩解,不能說沒有傳統,但是卻似乎隨著青年到大城市找工作似乎自然死亡當中。

除了我們都知道的新自由主義或者現代化開發大型理論的常識之外,正衡說,造成這個現況,大抵上來說,在日本是以62年開始的五次國土開發計畫在政策上,以及帶動了日本人觀念上的轉變所造成的。

今天我們看起來理所當然的日本樣貌,用常識上來想的日本,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日本的鄉村有很強的地方性,我們看日本美食節目,每一次都會有什麼特別的地 方食材,只在該處被強調的土產等等。漫畫美味大挑戰第一回就講,水跟豆腐是不能旅行的!某某純米大吟釀只有用該處的水釀得出來。這種「一鄉一特產」的現 象,是日本第二次國土開發計畫刻意塑造的。

因為當天時間不夠,其實我沒來得及問正衡,這種「一鄉一特產」的政策塑造,是不是根據某些日本的傳統對於國土的社會觀念而進一步的在政策上加以揀選?還是政府憑空創造的傳統?

第二點則是城鄉差距的問題,尤其是東京成為一個巨型城市,其實更是第四次國土開發計畫的結果。這也讓日本的偏鄉進一步的流失。

其實聽到這裡的時候,我有一個心得,但是也是來不及追問確認。五次國土開發計畫約從62年開始,橫跨了快五十年了。前期重視地方性的發展,後期則轉向把 東京建立成巨型都市,這個有沒有大型的世界意識型態或者經濟系統浪潮的轉變上的影響。比方說,演講主題的「新自由主義」,啊啊啊,明知這個很重要,但是還 是真的聽得快要長繭了。

而新自由主義浪潮除了體現在政策上還有對城鄉型態的改變,前面提到最重要的就是包含對日本人價值觀的改變。比方說,對於「贏家」跟「輸家」,作為一個阿 宅,我們其實很長看到御宅族用「人生勝利組」或者「敗犬」或者「現充」這類詞彙。但是正衡指出,其實如果用傳統的日本文學來看,日本人觀念裡,對於贏家跟 輸家的看法,並不是那麼絕對的,他認為這種輸贏的人群分類,在現代日本人觀念當中變得明顯,其實是跟新自由主義浪潮有很大的關係的。

而更重要的,在日本各地,反抗造成偏鄉漸漸衰亡的當代資本主義的各種努力,各種社造或者復興計 畫,往往也已經受困於新自由主義的「效率」、「成功」的價值。諸多偏鄉復興計畫,是為了要對抗「重視地方發展」,忽視「地方生活」的現狀與開發計畫。但是 現況還是變成必須以地方發展、量化的成果、市場與消費者導向的行銷設計活動作為手段。

在這樣的邏輯下,且不論成功的社區反抗最終的樣貌,在大者恆大、技術與資本密集佔有高度產業優勢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偏鄉反抗幾乎都難在經濟的對抗上獲得勝利。

或者再不然,是另一種形式,與前面提到的效率主義不相斥的,是有強烈的意識型態、系統化的耕作邏輯,可能帶著宗教社群性質的複合經濟社區。

而正衡的田野地,長萬部的「慢慢村」,則是另外一種可能,在空間上離散、意識型態沒有統合、耕作技術上也不統一、目標與效率都沒有具體呈現的社區、社群感的建立也並沒有什麼傳統的基礎。

但是在這樣的外部觀察之下,長萬部町的「慢慢村」計畫,以幾乎沒有的成本,組織者刻意的打造,但是又散漫地維持社群的異質性的前提下,利用日本的年金安全 網為主要的存續主力,連結當地原有的初級產業,社群成員具有抽象的向心力,會固定的集會,但是又融入於長萬部各處,試圖挽救漸漸蕭條的長萬部,希望能夠將 長萬部重造為一個,年輕人願意留下來生活的地方。

長萬部的慢慢村是一個因為日本國土開發史的城鄉物質與意識型態基礎、世代不公平的年金制度以及尚未死滅的傳統初級產業與儀式活動、有意識的組織者,與參與者的日常實踐者所構成的當代日本地方社會。

正衡把他稱之為「地下莖狀的社區」,這些「慢慢村」的成員看似各做各的。實際上是個人經由實作與生活,將地方形構/打造為安身立命所在的社區圖像。(本來寫了一個誤用概念,鄭瑋寧老師也有聽,她覺得正衡的意思應該是這樣,一想果 然是我亂套概念,所以做了一下修改,拿掉了誤用的概念,回到簡單的直述句,不要亂套理論。上面有些年份的錯誤,瑋寧老師也訂正了一下。)

打了這麼多,竟然只交代完背景,不虧是快四個小時的演講跟討論。好吧,反正一口氣寫很長沒有人會看。下回待續。

つづく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1分鐘學經營:創新、加值救台灣?從「加值」的內涵談起

擷取自http://accuramis.com/value-added-and-contribution-explained-i-5107.php

近來常聽到一種說法,就是台灣的廠商太習慣於代工製造,應該轉型為品牌與創新,以便為產品「加值」,如此一來便可以讓台灣擺脫低薪的困境。

往「加值」思考,基本上可以說是正確的方向; 但光是這樣講,感覺並沒有騷到癢處,也不足以提出方案。以下試著透過一些思考遊戲,讓我們更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

建議您有五分鐘跟著思考時,再閱讀本文。

1. 加「值」的「值」是什麼?

是顧客心目中的最高願付價格。(請見http://scholarfatory.blogspot.tw/2014/05/1.html圖片,柱狀圖最上緣就是這個數字) 也就是市場上只有你一家廠商在供應這個商品時,顧客最多願意付多少錢跟你買。

請注意:如果有多於一家廠商在供應一模一樣的商品時,顧客就會開始比價,成交價格就不會是顧客的心中的最高願付價格,此時也是利潤崩壞的開始。

但的確,先能提昇顧客認知價值,才有機會讓顧客用更高的價格跟你購買商品服務。因為顧客一旦覺得代價高於他們心目中的價值,就絕無成交的可能。

例如:結婚前大家都在尋找自己所能獲得的,條件最好的伴侶。但此時是一個比價的概念。但如果在另一個場景,即使世界上只剩下你一個男(女)人,如果另一個男(女)人覺得跟你在一起的損失比獲得更多,那他仍然會選擇單身。

經過上面這個殘酷的舉例我們可以了解,「加值」確實是重要的。

但光是認知到這點,距離真正要獲得更佳的利潤,還有一段差距。

2. 「加值」,是廠商努力、能幹,就一定能做得到的嗎?

不行,因為價值的決定者,是顧客。顧客怎樣會覺得產品更有價值呢?這其實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例如:

- 讓產品更好,品質更佳、更耐用,這樣顧客就願意出更多錢買。(政治正確)

- 讓產品更創新,提供許多過去沒有的新功能,這樣顧客就願意漏夜排隊砸大錢。(政治正確)

- 塑造奢侈品形象,把產品定價貴一點,讓顧客先入為主認為這是高級品,反而願意花更多錢買一樣的東西。(有點政治不正確)

- 設計新的商品或服務模式,讓顧客在不自覺的情況下付出更多,獲得的部份不成比例,但仍自覺划算。如將單次收費的服務改成會員制,然後期待會員不去消費。(有點政治不正確)。

- 為品牌取個外國名字,找個白人拍廣告,顧客自然會認為價值較高。(有點政治不正確)

- 造假說謊,讓顧客以為餿水油是進口初榨油,以致於願意花天價購買。(非常政治不正確)

以上,當然不全然是教科書上的「加值」,更不只是經濟學上的成本效益分析; 顧客認知價值其實是常常被社會/文化等因素污染的。但對於這些情境對顧客的作用,確實是「加值」 ---- 提高願付價格。

3. 努力「加值」後顧客不認同怎辦?

顧客不認同,「加值」就告失敗; 但除了嘗試讓顧客認同之外,也可以換找個買單的顧客呀。

如果各類的創新、研發、行銷,客戶都不買單,只好試著換市場、換顧客,不同的人群對價值判斷不同。記住,選愛你的人,不要選你愛的人 ---- 除非你能讓他愛你。

4. 但是但是,「加值」真的是重點嗎?

看看現在所有討論加值的文章,其實都圍繞在怎樣讓台灣的產業能有更高的利潤比,以便回饋給員工,甚至社會。所以,其實想要追求的是http://scholarfatory.blogspot.tw/2014/05/1.html圖中,"Value captured by seller"那一段空間,也就是利潤的部份。

但提高顧客願付價格(也就是加值),並不等於利潤提高。如果任何文章在討論提高利潤的問題時,以為創造價值便已足夠,那真是再業餘不過了。

5. 提高利潤還有哪些配套方案需要注意?

比較普通的回答,要讓利潤增加,一方面要能賣得更貴,一方面也可降低成本。但千萬不要為了降低成本,讓產品服務的價值降低 ----- 請記住顧客認知價值是利潤的天花板。

至於要賣得更貴,至少有下列的策略是可以考慮的:

- 首先,可嘗試透過各種上述的手段提高顧客的願付價格,也就是「加值」。

- 如同上面提到,如果有競爭者出現,顧客就會進入比價狀態,所以要建立進入障礙,不要讓競爭者來亂。建立進入障礙的方式有很多,以下試舉一二:

* 透過法律手段,如智慧財產權與專利,來阻止對手競爭。

* 透過網絡外部性來建立進入障礙。簡而言之,現在如果有第二個FB,也不會有人去用它,因為所有的朋友都已經在FB上,幾乎不可能勸說所有的朋友都去用新的FB。因此早期取得大量的用戶,並使得用戶的一些資料跟使用習慣都固著,是取得進入障礙的方式之一

* 透過微調顧客的心理(或生理.....),讓他非你不用。這部份就跟原本加值的意旨比較相近,但其要強調的效果則是大不相同的。

至此,我們應該可以理解,不僅要創造價值,更要有能力保護價值(價格)。創造價值不一定要什麼天縱英才,偷搶拐騙、玩弄顧客的認知,也常常可以讓顧客挑出更多的錢; 但如果不能保護價值,所有的超額利潤都會轉瞬即逝。

6. 小結

也許有人會說,講那麼多,用加值二字也可以涵蓋呀!但經過這樣的分析我們發現:

- 在創新後,更重要的是避免抄襲,任何再好(再壞)的點子,一旦受到抄襲,創業者就再也沒有獲取超額利潤的機會。

- 如果一個點子不能避免被抄襲,就要設計一個具有滾雪球效應的經營模式,並不惜血本快速取得大量的使用者並製造其間的互動,如此也能營造進入障礙,保留未來獲利的機會。

- 品牌經營也可以微調顧客的心理認知,來達到加值的效果; 但品牌的定位一樣有可能被複製,但也一樣可以透過智財的機制或網路外部性的原理來做若干保護。

-  創業者要在加值的路上更有效率,也必須找到賞識此價值的伯樂顧客。不管是品牌行銷還是創新技術,只有在顧客接受時,才算有創造出價值。

其實「加值」論者真正想說的是,每個企業都應該嘗試追逐更大的利潤空間,才能改善整個國家、社會的經濟競爭力。只是,這樣的討論必須要思考比價值創造更廣的範圍,包括價值獲取、價值保護等,才能對企業利潤的提升有所貢獻。如果不能進入更為細緻的思考,那麼這樣的文章就算寫得再多,恐怕也不能提供什麼啟發。

作者簡介

Sigins, 1995年開始成為個人工作者至今。現為逸思資網顧問創辦人。
經歷三次新創事業計畫,一次人口被販賣。
台大農機學士班、元智資社碩士班、政大科管博士班畢業。研究興趣為新創事業經營模式研究,養家糊口則靠與一群親戚朋友、客戶一同在資訊技術上努力。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如何自我定位 - 不想上班:在家工作者指南

資料來源:電影:芙蓉鎮


公司裡有種種部門,如業務、行銷、研發、管理等等,各部門分工合作後,才能交出成品,跟客戶收取費用。

成為一個SOHO後,這些功能還是不變的,只是想要擔當哪些角色,由你自己決定。願意負擔的工作越多,潛在的收益也就越大,也就越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但也就越可能會爆肝。

先從收益的觀點來看角色定位。

以我所熟悉的資訊委外SOHO來說,我時常跟不同的夥伴合作,也時常單兵作戰。如果一個案子有一百元,通常負責業務的人可得30、藝術設計可得30、程式設計可得40。所以,如果是藝術設計或是程式設計也負責業務,所能獲得的收入就相當可觀 ---- 可能一個案件收益的7成都能歸你。附帶一提,如果從收入總量的觀點來看,一般而言,我會希望花費同樣的時間,收入的下限是上班族同樣工時薪水的150%; 畢竟勞保健保要自己負擔、也要預留沒有案子的時候的開支。

相信有志於成為SOHO的人,都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也許是程式設計師、藝術設計師、各類教學者, 或者是文筆流暢的文字工作者.... 等等。這部份的專業技能只要能詳加備妥過去的作品,要跟客戶證明能力並不難。不過要能找到願意選擇個人工作者,而不是選擇一般大公司的客戶案源,並不容易。

以下我們先簡單把自我定位分為案源開拓,以及技術工作(即完成實質案件工作的部份),來說明這些工作內涵,以及需要具備的能力。

1. 業務開拓

一般公司業務工作的內涵主要探索客戶,一直到與客戶簽約拿到案子,以及完案後的收款。
中間流程的控管可能有PM專案經理協助。但在SOHO來說,業務往往就是案件整體的聯絡人,所以也需要明白整個專案的技術內涵,時程等等,從頭跟到尾。因為他的角色處於樞紐地位,所以即使完全沒有負擔到技術工作,30%的報酬也應屬合理。

我們也常常碰到案件的轉介者,只是單純介紹案件,但並不負責專案的後續管理與聯繫。光是這樣的轉介,我們也往往會給予5~10%的報酬,因為潛在的案主是最難找到的。

蔣委員長曾經說:「無空防即無國防」,我們也可以說「無業務即無SOHO」。與一般公司的業務開拓相同,SOHO的業務開拓往往也來自於人脈。SOHO人單勢薄,不太可能像公司業務大舉出動作陌生拜訪,或是設下半年打一萬通電話的目標,所以平時人脈的培養就很重要。雖然不需要八面玲瓏,但平日多多與人為善,早日開始利用公餘的時間承接小規模的案子,都有助於人脈的建立。

另外,因為SOHO團隊的業務基本上也就是專案的窗口,因此專案管理的技能也是需要的。
如果是自己負擔所有技術工作就沒問題,自己跟自己詳加溝通就好了。但如果要負責與Team member的溝通,那充足的EQ,還有對不同成員給予不同的管理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窗口也往往需要負擔起小額資金週轉的功能:小額訂金支付給團隊成員,對團隊的穩定會很有幫助。

簡單的說,這30%不好賺,但也是做SOHO相當吸引人之處,可以讓你花一樣的時間比上班族多賺不少。

2. 技術工作

蔣委員長說:「無科學即無國防」,我們也可以說「無技術即無SOHO」 ---- 業務談來了事情總要有人做嘛!

SOHO的技術工作與在公司裡上班沒有什麼不同,但管理自己的能力會是關鍵。在公司裡面打混只要不被抓到,就可以爽爽賺。SOHO的工作沒有完成的話,不但領不到錢,恐怕下一次業務窗口就不敢再找你合作了。如果是直接身兼業務,那更嚴重,損失的不只是一個客戶,而是未來客戶再轉介其他客戶的機會。

因為沒有公司的庇護,SOHO技術工作者必須與專案窗口有良性且平衡的互動。在公司裡面做權力角力,如果中階主管不管,說不定在抵制不喜歡的同事時,還可以繼續領薪水,不管公司專案的成效。但做為一個SOHO,必須律己更嚴,因為收入完全跟你的工作成果相連。

SOHO也必須保持願意適度調整的彈性:因為在專案中客戶異動規格是常常有的事情,這點不論在公司或SOHO都是一樣,且在SOHO的情況下是更嚴峻 ---- 因為專案的收入可能已經是固定,任何規格異動都會讓時薪收入下降。但如果在可以吸收的範圍內,還是應該儘量加以吸收,這也是業務窗口未來會欠你的人情債,在後續的專案中可以以此爭取更好的條件,但另一方面,如果已經超過自己能負擔的範圍,也是需要做適度反應跟抱怨。

3. 其他角色

SOHO團隊裡有可能還有其他角色,例如巨型專案就有可能有專職的PM,基本上的分工都跟公司裡面類似。我的經驗是身兼多職對於SOHO團隊的整合很有助益,小的SOHO團隊不管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事情,內鬨的機會也更小,而在SOHO團隊中願意負擔的工作越多,收入分配的比例也可以越高。

4. 小結

選擇SOHO生活,其實就是選擇一種獨立為自己負責的生活。所以不管是業務/整合窗口、還是技術成員,都會比上班時需要做更多的溝通協調,以及更多的判斷,以取得團隊內成員的平衡,以及與客戶之間的平衡。

願意且有能力在整個分工中負擔更多的工作,不但可以分到更多收益,也可以減少溝通成本,提昇專案效率。既然有當SOHO的想法,比較建議是要有短時間爆肝的準備,來換取案閒時期的輕鬆; 並且逐步培養自己身兼更多角色的能力,這樣收入才會水漲船高,並且與其他SOHO合作時也會有更大的彈性。

小結此文,公司原本幫員工吸收的一些麻煩事,以及所提供的一些保障,當了SOHO以後都享受不到了; 但個別的工作者為自己負起更多責任後,在工作負擔相同的情況下,平均小時的薪資將會上升。這多出來的收益不是白白得來的,是因為你為自己負擔的更多的責任。

就看你喜歡土雞還是飼料雞的生活囉!

作者簡介
Sigins, 1995年開始成為個人工作者至今。現為逸思資網顧問創辦人。
經歷三次新創事業計畫,一次人口被販賣。
台大農機學士班、元智資社碩士班、政大科管博士班畢業。研究興趣為新創事業經營模式研究,養家糊口則靠與一群親戚朋友、客戶一同在資訊技術上努力。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強冠餿水油事件政府辯解的科學性問題 - 我們沒在三聚氰氨事件上學到教訓

餓了嗎?吃份餿水吧~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e/Hamburg_steak.jpg
因為blog實在是荒廢太久沒寫了,剛好回覆了朋友對於強冠餿水油事件,政府回應的科學性的反省,所以順便資源回收一下,不然blog荒廢這麼久,實在是太不盡責了。回覆朋友的上文脈絡是,他認為餿水油事件政府以科學辯護,凸顯了科學忽略了社會生活當中的選擇問題,不過我認為,這個問題的層次其實還不到價值的選擇問題,而是政府的「科學」辯護,其實一點都不怎麼「科學」,而且在沒有很多年前的三聚氰氨事件,其實全世界恰恰用了完全相反的態度,衛福部這次主張的「科學性」,其實恰恰內在邏輯充滿問題,是根本上的「反科學」的官僚行為。


以下正文開始..

老實說,這次強冠餿水油事件的問題層次其實是更低的,很難想像怎麼會糾纏在這個地步。檢驗技術或者是科學到底可信到什麼程度這次其實根本還不需要反省到。

政府說,檢驗出來過關無害,但是過程不合法。這其實很根本的問題就是沒有搞清楚檢驗的時候為什麼會有指標,而且其實政府跟御用學者再三聚氰氨的事情的時候,正是反過來用「正確」的科學方法替自己辯護。

三聚氰氨的事情複習一下,就是我們拿到一桶牛奶,不知道他到底好不好,也不知道其他的生產過程的時候,我們理想上「好的牛奶」應該是「有豐富蛋白質」,而有豐富蛋白質的牛奶有個特性,就是有「高含量的氮」。因此,我們就檢驗氮的含量,逆推回來,就變成「高氮量」就是「好牛奶」。

這個流程裡,三聚氰氨還不是什麼未知物質,他就只是單純的不該進入食物鏈的東西,但是因為這個不可食的東西含氮量高,於是就被添加進去。

當時政府的辯護就是,1.沒人想到這種東西會被加進食物裡,所以過去沒有查驗出來,科學檢驗是必須要先有標的才能夠針對標的去查驗,不可能在這種情況預先防範。2.儀器的驗出值有極限,低於某個程度必須忽略,而這個忽略一般來說可以當作不存在,不存在,自然對身體沒有影響。

結果跟三聚氰氨的事情相對比,政府說只要酸價夠低、重金屬元素等等指標通過就沒事。

問題是,指標之所以是指標,就是因為他具有代表性,但是並非全部的事實,因此指標必須要調整,有時候可能要廢棄,或者不廢棄時,但是產生爭議的時候,必須要增加指標或者調整指標,讓指標所打算指出的「事實」完備化。而「事實」,在歷史經驗上來說,是慢慢進步而且漸漸完備,但是沒什麼把握說現在已經完備了。古柯鹼的使用、成癮性安眠藥物的危險性或者是馬兜零酸的風險這些過去被認為無害的東西,現在跟前面一個歷史時期都被確認充滿危機。

這也是怎麼會有無害但是不合法的問題,還有為什麼全世界現在還是會有各式各樣生產履歷還有流程控管的驗證的要求。

因為指標就只是指標,他是「暗示」「真實」的「可能性」,但是無法保證「真實」。所以必須要有生產流程、原料的控制,因為「自然」存在著尚未解決的問題跟可能性。因此必須要在生產跟來源上用排除法控制危險跟檢驗。

這個部分才是「科學理性」也才是「風險控管」,而且在三聚氰氨的事件的時候已經示演過一遍了。

如果現在這個政府的說詞行得通,那三聚氰氨的時候就根本沒什麼資格那樣子辯護。既然原本沒有驗出三聚氰氨,那就是指標沒問題,指標沒問題,就表示產品事實沒問題,那為什麼以後要針對三聚氰氨增加檢驗的指標跟管理呢?

所以這件事情其實根本也還不到反省科學理性,進入價值選擇的層次,而是這個政府其實在根本上非常「反科學」。

檢驗指標是什麼,指標就只是指標,他是讓我們縮短認識「科學事實」的化約工具而已。結果現在是把指標拿來當作「事實」,而在三聚氰氨的時候他們早就拿著相反的科學話語幫自己辯護過。

假如檢驗指標上的「無驗出」,就可以直接推導到「無害」跟「低風險」,但是生產過程卻違反全世界的法規,那怎麼不檢討一下是不是全世界的「法規」都應該調整跟廢除。事實上,之所以無法只從產品端檢驗,卻不查核流程跟來源,就是因為全面檢驗所有化合物跟元素在成本上不可能,因此從流程與來源上補足,流程跟來源沒有問題,才進入檢驗針對重要食品內容指標進行查核,檢驗不是目的,甚至於說,產品檢驗只是複查,用以確保是否有流程與來源有非預期的錯誤。

檢驗指標的「無驗出」,生產過程跟原料卻出現出人意料跟違反常識的瑕疵,科學性的評價應該是「風險無法評估」以及「傷害與否無法確定」。因為沒有人想到這麼荒謬的原料跟產製過程會出現,沒有進行過這種形式的大規模長期研究;對於違反常識的原料,進行所有可能元素、化合物的全面檢驗,在稽核成本上不可能;以致於通說尚無法形成。這個結論才是對這起事件的「科學性」定性才對。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慷他人之慨的「全體員工捐出一日所得」

傳統藏式水餃  曾醫師攝

每逢重大災害的時候,大家總是慷慨解囊,然而「企業全體員工捐出一日所得」,這個表面上的善舉,在台灣財富分配不均日趨嚴重的日子,顯得格外刺眼。

捐出「全體員工一日所得」,幾乎都由經營者片面決定,未取得員工的同意,而這筆捐款是企業本該償付員工勞務的金錢,企業毫無額外成本,但實際付出薪資做為愛心的每一個員工,就這樣被隱沒在企業的公關收益之下。

企業代捐「全體員工一日所得」還有幾個重要的傷害:首先,無從參與捐款決定的員工,很可能因此另生怨懟,卻在「愛心」大旗下,敢怒不敢言。對於災難後的社會凝聚工作產生不利影響。第二,若能夠由員工組織,如工會等,甚或員工自行發動募款,除了自由意志之外,也更能夠激起員工共同參與災後重建與緊急需求的人道情懷。因為再也沒有一種強烈的衝擊與同理心,是比親自參與更深刻的。

當然,員工們自發組織進行災難救援與捐款,對企業來說,一定是多生成本,因為原本應該百分之百投入工作的勞動力與精神,會撥付至災區的關懷,在這種事情上願意多給員工方便的企業,老實說,台灣實在是不多。在此就可以看得出來,「企業代捐員工一日所得」是多麼慷他人之慨的行為,因為它不但沒有任何的額外成本,甚至於連可能少賺一點錢的機會成本都吝於投入救災。員工自主關懷災區的成長以及讓更多的人與災區建立生命紐帶的機會,也就這樣被企業給剝奪了。

愛心與同舟共濟的情懷,是無庸置疑的可貴,但是拿別人的錢,打響自己的愛心名號,收割勞方辛勤的勞動成果當作企業的形象工程,這樣真的好嗎?如果貴公司被同業公會或者商總、工總以愛心之名未經商量而「代捐企業一日營收」幫助災民,老闆,好嗎?

(本文原投稿刊載於20140803自由時報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陳震遠事件-論文審查流程圖解: 「共同作者」vs.「同儕審查」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看了很多新聞報導,好像還沒有記者能將此事說明白,因此想試著用簡單的話跟讀者說清楚,如果有錯也請再指正。

藍色的各個區塊,是一般學者投稿到期刊後的審稿流程。一篇文章可能會有多人同時掛名,因為現代的研究往往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這就是所謂的「共同作者」。

投稿到期刊後,主編會先大概看一下,如果有很明顯的問題,例如數學的文章投到化學領域期刊,或是程度真的太差,主編會直接拒絕刊登。主編可以知道文章是誰寫的。

通過主編第一關後,才是所謂的「同儕審查」。所謂同儕,一定不可能文章的共同作者自己來審自己的文章,而是主編委請其他沒有參與文章寫作的學者來審。這些評審的來源可能是該領域有專精的學者(每個期刊一定有自己的領域),或者是先前投稿稿件品質受到肯定的作者。然後主編會綜合審稿者的意見,給投稿者稿件是否錄用、是否需要修改的回饋。

所以,圖上的黃色問題點1,是「共同作者」這個問題。許多學者會一起合作,讓彼此的名字出現在更多的文章上,但本身對文章卻未必有貢獻,而是純粹互相幫忙。這樣的作法可能不太妥,但在學界還算常見,尤其如果有一群學者可以一起打群架,那這個效果更會倍增。另外交互引用,也就是在文章的參考文獻清單中由同一群人互相引來引去,對學術生涯也有很大的好處,因為台灣現在採認這樣的量化指標。

圖上的黃色問題點2,才是「同儕審查」這個問題。從報紙的資訊細看(其實他們也講不清楚),這個狀況比較像是陳在每次投稿的時候,一堆共同作者的聯繫信箱,他可能都自己去註冊其他的gmai的信箱。所以一旦稿件被採用,日後這些共同作者都有可能獲得主編的邀請審其他的稿件,包括作者自己後來投稿的稿件(若其他共同作者沒有也參與這篇的寫作的話),這樣一來作者就會自己審到自己的稿件。這個作法剛好跟掛很多共同作者產生很好的效果:掛的共同作者越多,未來受到主編邀約審稿的機會就越多,而不管邀誰,其實最後都邀到陳。

另一個從新聞模糊不清的內文推測出的可能狀況,就是陳是不是有冒用其他不相干學者的名義,去跟刊物主編登記願意做審稿者?一般刊物主編也都歡迎自告奮勇且有學術聲譽的自願審稿者,審稿者很缺,且一般學界應該都是以互相信任為主,因此只要審稿者的英文夠好,矇混過關的機會應該也滿高的。

「共同作者」跟「同儕審查」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請了大頭當共同作者,並不表示文章會比較容易被刊登,因為審稿是匿名審查的,頂多是減少被主編直接丟到垃圾桶的機率,共同作者浮濫確實是國內學界的問題,但這樣做作法其實目前的制度實際上是鼓勵的,因此大頭即使事前不是很知情,事後通常也不會太有意見。

但冒名去增加審自己文章的機會,就嚴重得多了,這個部分才是本次事件的關鍵。但很遺憾,目前並沒有新聞媒體能對這方面有較為深入的探討。

以上一點小分享。

作者簡介

Sigins, 1995年開始成為個人工作者至今。現為逸思資網顧問創辦人。
經歷三次新創事業計畫,一次人口被販賣。
台大農機學士班、元智資社碩士班、政大科管博士班畢業。研究興趣為新創事業經營模式研究,養家糊口則靠與一群親戚朋友、客戶一同在資訊技術上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