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社會小學:先XX就是不對

來源:電影九品芝麻官

剛接到小朋友放學,照例問一下弟弟今天學校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

「今天15號跟18號打來打去。」弟弟不太擅長記名字。

「他們怎麼啦?」我問。

「15號就一直弄18號的書包啊,一直翻他的東西,18號一直叫他不要翻,但他還一直弄。18號就推他把書包搶回來,結果兩個人就開始打來打去。」

「後來老師就罵18號說先動手就是不對,還罰他今天下課都罰站。」「那15號呢?」我問。

「老師也有罵15號一下。15號平常就常常一直弄18號,常常翻他東西,或是沒跟他借就拿他東西。老師跟同學常常跟他講都沒用。」

我轉頭問另一邊的女兒,「你覺得老師說:先動手就是不對,這樣有沒有道理?」

女兒說:「我們老師也常這樣講,打人應該比翻人家東西嚴重吧。」

「那我問你們喔,如果有一個同學有一次拿了你的東西沒跟你說,但你跟他講以後他以後就沒這樣做了,你們能不能原諒他?」

「可以。」女兒跟兒子異口同聲的說。

「那如果有一個同學怎麼講都講不聽,一整個學期都一直拿你東西,被你發現也不跟你道歉,老師跟他講了他也不改,那你們會怎麼處理?」

「我會跟你講,叫你去學校找他。」女兒果然記得平常的教戰守則。

「我會抓住他叫他不可以再拿。」兒子果然忘了。

「那如果因為這樣你們打起來,結果老師處罰你比處罰他還重,你覺得公平嗎?」

「不公平!因為他一直弄我老師又沒法處理我才抓住他的。」兒子說。女兒有點答不出來,大概在邏輯跟權威之間做掙扎。

「那我再問你們:一個因為保護自己家人的人殺了人,跟一個因為要搶劫的人殺了人,哪個應該要處罰比較重?」

「搶劫的人!」這次二人沒有異議。

「這就是法律的比例原則。我們看到一個情況,可能會先有個判斷說兩個人誰對誰錯。但如果進一步去問原因,就會發現實際的情況跟我們初步了解的情況,有很大的差異。」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一定要說先怎麼樣的人就一定錯比較多,那就等於我們看到有人殺人,卻不問原因就一律判死刑一樣。你們覺得如果法官這樣做,有盡到責任嗎?」

「那我們老師就是沒有顧到"比例原則"囉?」女兒問。

「這也不奇怪,因為我們的新聞也常常這樣做簡化。比方說:
大聲吵鬧就是不對,所以所有的集會遊行都不對;
立法委員霸佔主席台就是不對,但卻不看如果不霸佔主席台,立委眼看就要把罷免的門檻越調越高,讓人民完全無法罷免他們;
跟長輩頂嘴就是不對,即使長輩講得毫無道理而且已經危害到你的安全;
警察叔叔保護我們安全,所以不管警察作為是否洽當,跟警察發生衝突就是不對。」

「那這樣我明天要去跟老師說以後要他注意比例原則,不可以再說先XX就是不對,要問清楚狀況後再下判斷。」女兒說。

「這個觀念你先了解就好,在班上還是照老師的規矩好了; 真的有問題還是跟我說,我去跟老師講。」

我想,女兒的公民精神還是晚點發揮比較安全。

對我也比較安全。

作者簡介

Sigins, 1995年開始成為個人工作者至今。現為逸思資網顧問創辦人。
經歷三次新創事業計畫,一次人口被販賣。
台大農機學士班、元智資社碩士班、政大科管博士班畢業。研究興趣為新創事業經營模式研究,養家糊口則靠與一群親戚朋友、客戶一同在資訊技術上努力。